嘉市监函〔2022〕120号对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号议案转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1-11 17:14 来源: 浏览次数:建议内容:
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合规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经常遇到在项目招投标中、奖项荣誉的申报中、资质证照的审批中、融资贷款的授信中需要提供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类证明材料,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商登记基本信息表”、税务局的“纳税信用等级证明”、人社局的“企业参保人员信息”、检察院的“无行贿证明”、公安局的“无犯罪证明”等证明材料,如涉及到企业上市等重大事件,还会涉及到环保、安监、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都需出具相关材料以证明办理企业未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由于这些证明材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相关事项又具有高频需求,在下次需要的时候可能需要再次出具的情况,企业往往派财务、办公室等不同人员多次对接不同部门到现场办理,有些职能部门的证明材料的出具又涉及到内部审批流程,各环节经办和审批人员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材料的行文要求也存在不同理解导致这些证明材料出具部门众多、手续繁杂、人员反复多次跑的一些困惑。
目前各地均有行政审批中心,日常多数事项均在业务办理大厅各窗口可以解决,相关业务工作也已全部实现审批电子化、存档电子化,涉企信息也已实现数据化和信息化传递,再加上“浙里办”、“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已在运行,因此实现各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存在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但各职能部门之间因为信息系统的多样性、数据接口的差异性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互联互通的实时性、敏感信息的脱敏工作等仍然有待进一步配套开展,对企业信用证明一站式评估、信用报告实时在线出具这一需求仍然存在很多实操层面的困难,对此我们建议:
1、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各部门信息数据常态化实时共享机制。借助目前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统筹市场监管、税务、环保、消防、安监、人社、法院、公安等部门,将各职能部门内和企业相关的非涉密信息数据实时共享,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供企业或企业授权方进行查询和调用,建立起数据接口实时互通、数据信息实时推送,建立常态化共享和查阅机制,保障企业信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全面性。
2、信用涵盖范围自助化,报告出具在线化。建立一套企业信用“体检报告”(即无违法违规证明)样本,可参考“企查查”等企业信息平台机制,开发具有企业信用查询申请、在线查阅、下载打印等功能,实现政府职能部门内企业信息的一键申请和一张纸导出功能,并赋外部单位查询二维码加强信用证明的权威性和防伪措施。
3、建立企业信用瑕疵的正常申诉纠正机制。在各职能部门所留存记录的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对信用瑕疵的的相关信息要建立企业申诉、部门审核纠偏机制,打通企业合理合法合规的对瑕疵信息进行申诉和纠正途径,从严从紧审查,如存在错误的经核查后还予以消除或补充说明。
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证明的一站式评估查询和报告机制,可免去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对正常信息审查确认和内部审批程序,集中精力审查非正常信息或不良信用信息,既提高了行政机构的行政效率,又高效满足了企业对政府机构出具信用证明的高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利用后台数据实时掌握和监测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心跳脉搏”,作为评价企业日常运营活力的数据来源之一,有利于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依据。
答复意见:
应丽斋、沈凯军、王翔、杨茂、洪峰、窦晓丹、范本艳、胡卫军、费爱华、童建华代表:
你们在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企业信用证明一站式评估实时在线出具信用报告的议案转为建议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各部门信息数据常态化实时共享机制
我市的公共数据主管部门为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办,依托全市一体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开展数据归集、数据治理、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应用等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由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办,统筹市场监管、税务、环保、消防、安监、人社、法院、公安等部门数据资源,建立非涉密公共数据(含企业相关数据)的实时共享机制,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和加密处理,供部门和企业合法使用。据市政务数据办反馈,我市部门信息数据常态化实时共享机制已经建立,但未用于出具企业信用证明相关领域。
二、关于信用涵盖范围自助化,报告出具在线化
目前,单一部门的证明包括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违法违规记录”、人社部门的“企业参保人员信息”、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等均已实现在线办理功能,企业可在浙江政务网等平台在线查阅、下载打印。以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违法违规记录”为例,企业可在线申请定制各种用途的“企业违法违规记录查询单”,并下载打印盖有该企业登记机关电子章及有登记机关名称水印的纸质查询单。
三、关于建立企业信用瑕疵的正常申诉纠正机制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的修用修复工作,并可在浙江政务网浙江企业在线模块线上办理。据了解,法院、应急管理、税务、生态环境、消防救援等部门均已同步建立企业不良信息的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信用修复,实现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工作机制。
四、存在的困难
我们认为,实现一站式评估实时在线出具信用报告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一是与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多而散,因此无法确保数据的“快”而“全”。如目前部分可共享数据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非实时数据,当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尚无法涵盖所有政府部门,如部分国家部委层级开发的业务系统还无法实现数据回流。二是无有权部门可依法出具企业综合性信用报告或综合性无违法违规证明。“信用中国”平台或“企查查”等第三方征信机构给予企业的信用评价只有参考性而无证明力,可应用于企业上市、融资、招标投标和评优评先相关工作的仍需有权部门出具无违法违规证明。
五、相关探索
杭州市于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有关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22〕13号),明确由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数据资源局两家牵头,通过共享全市市场监管、消防安全、医疗保障、生态环境等15个领域相关监管信息,形成并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企业可在“信用杭州”网站在线申请出具《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也在全力推进信用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拟在全省范围内开发运用“浙企信用在线”,打造信用监管一张网。“浙企信用在线”将聚焦信用监管业务碎片化和线上流转不够顺畅等问题,对信用名单管理、信用惩戒、信用修复、信用风险监测等进行全流程一网统管。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相关工作部署,协同市发改委等牵头部门,推动我市早日开展“企业信用证明一件事”改革,全力做好“浙企信用在线”平台落地后应用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水平、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8月17日
(联系人:杨波, 联系电话:13867300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