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季度嘉兴市投诉举报情况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2023-11-09 13:08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2023年三季度,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以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为指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消费维权处置机制,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宣传,以全域放心消费城市建设推动投诉举报“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如下:
一、整体情况
2023年三季度,嘉兴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收投诉举报共21943件,同比去年(18131件)上升21.02%。其中,投诉16015件,同比去年(12154件)上升31.77%;举报5928件,同比去年(5977件)下降0.82%;共计涉及争议金额约1684.29万元,挽回消费者损失金额约553.55万元。此外,2023年三季度全市共接收和回复咨询811件,同比去年(1226件)下降33.85%。(数据来源于全国12315平台,统计时间为2023年6月21日至2023年9月20日)
总体而言,全市整体诉求呈上升趋势,三季度投诉举报总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增幅速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一是三季度以来,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衣食住行等消费纠纷不断增长;二是直播带货、网红代言等新型线上消费模式快速成长,涉电子商务新业态纠纷多发频发;三是随着放心消费城市创建和提升,群众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能动性大幅度提升。
(一)地区分布
从地域分布分析,全市各地个体差异明显,但诉求总量整体与其经济总量呈正相关。诉求总量靠前的依次为桐乡市(5393件)、南湖区(3996件)、海宁市(3068件)、秀洲区(2819件)、经开区(2159件)、嘉善县(1970件)、海盐县(1314件)、平湖市(1000件)、港区(224件)。
从地域体量分布分析,桐乡市、南湖区和海宁市三地总量位居前列,分别占比24.58%、18.21%和13.98%;港区、海盐县和秀洲区三地增幅位列前三,分别为279.66%、74.97%和36.32%。
(二)渠道来源
2023年三季度,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接收消费投诉举报的渠道主要有网络、电话、来人来访、来信等多种途径。从来源分析,通过全国12315平台直接接收14027件(占比63.92%),同比(去年13279件)上升5.63%,其中微信小程序4305件、互联网平台3008件、APP3005件、电话2497 件、公众号432件、来函322件、支付宝小程序270件、来人来访88件、百度小程序55件,其他45件;通过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转入7868件(占比35.86%),同比(去年4852件)上升62.16%;通过浙消保平台转入48件(占比0.22%)。
二、消费投诉情况
2023年三季度,全市共接收消费投诉16015件,同比上升31.77%;投诉调解成功率66.15%,同比(去年60.21%)提升5.94%;挽回消费者损失金额约553.55万元,同比(去年468.32万元)提升18.20%。
(一)重点地区
从地域分布来看,投诉量前五的依次为桐乡市、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经开区;投诉量增长较快的依次为港区、海盐县、桐乡市、秀洲区和经开区。
(二)重点对象
从客体类别分析,商品类投诉件12336起,占比77.03%;服务类投诉件3679起,占比22.97%。
从商品类型来看,投诉量前五的依次为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投诉量增速前三依次为化妆品、服装鞋帽和通讯产品。
从服务类型来看,投诉量前五的依次为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投诉量增速前三依次为住宿服务、销售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三)重点问题
从问题类别分析,投诉量位列前五的问题如下:(1)售后服务问题4046件,占比25.26%;(2)食品安全问题3850件,占比24.04%;(3)质量问题3482件,占比21.74%;(4)不正当竞争问题1058件,占比6.61%;(5)合同问题1002件,占比6.26%。
(四)主要特点
1.线上消费领域活跃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服装鞋帽、食品和家居用品领域。三季度,全市共接收线上消费投诉7424件,占整体诉求总量46.36%,其中涉及质量问题2327件、售后服务问题1664件、食品安全问题1436件。其中,网购服装鞋帽类投诉2155件,占比83.75%;网购食品类投诉1987件,占比43.78%;网购家居用品512件,占比52.78%。嘉兴地处“长三角包邮区”,随着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运输网络通达、新冠疫情之后居民对网络消费的依赖程度加深,网络消费在居民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相关纠纷数量大幅度增长。从纠纷主体来看,电商经营者主要涉及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闲鱼等平台店铺。
2.食品安全领域形势处于全年顶峰,食品类和餐饮服务类纠纷居高不下。三季度,全市共接收食品类投诉4539件、餐饮服务类投诉1109件,共计占整体诉求总量35.27%(与上半年相比上升9.04%);其中涉及食品安全4354件,占该两类诉求总量68.17%(与上半年相比上升2.71%)。消费者主要反映食品过期、变质、有异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质量问题以及餐饮店卫生状况欠佳、接受餐饮服务后身体出现不适、外卖食品吃出异物等问题。
3.出游热度不减,出行、游乐类消费纠纷相对集中。三季度,全市共接收住宿服务类投诉394件(同比去年增长121.35%)、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394件(同比去年增长30.90%)、旅游服务类投诉79件(同比去年增长338.89%)。消费者主要反映宾馆住宿临时涨价、宾馆住宿退订困难、平台电影票退票困难、景点门票退票手续费高、健身卡退费问题等。
三、举报情况
2023年三季度,全市共接收举报5928件,同比去年(5977件)下降0.82%;按时核查率99.98%,核查立案233件,核查立案率3.93%,同比(去年5.66%)下降1.73%。
(一)重点地区
从地域分布来看,举报量前五的依次为桐乡市、海宁市、秀洲区、嘉善县、南湖区。举报量上升较快的依次为港区、海盐县、嘉善县、秀洲区、海宁市。
(二)重点对象
从客体类别分析,商品类举报4256件,占比71.79%;服务类举报1672件,占比28.21%。举报量位列前五的客体如下:(1)食品1685件,占比28.42%;(2)服装、鞋帽844件,占比14.24%;(3)餐饮服务576件,占比9.72%;(4)家居用品386件,占比6.51%;(5)美容、美发、洗浴服务191件,占比3.22%。
(三)重点问题
从问题类别分析,举报量位列前五的问题如下:(1)广告违法行为1034件,占比17.44%;(2)食品安全违法行为1001件,占比16.89%;(3)不正当竞争行为896件,占比15.11%;(4)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748件,占比12.62%;(5)无照经营行为504件,占比8.50%。
(四)主要特点
1.违法广告依旧是传统热点问题,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7.29%,主要包含使用“100%”“顶级”“售罄不补”等极限广告用语、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广告含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内容、利用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问题。绝大部分是职业索赔人举报件,呈现投件批量化、问题集中化的特点。
2.食品安全隐患呈现扩大化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7.83%,跃居举报榜第二。主要包含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餐饮环境不整洁等问题。一方面是第三季度时值盛夏,处于食品易变质难保存的时节,食品安全问题易发频发;另一方面是职业索赔人抱团化举报导致蔓延。
3.不正当竞争出现爆发式增长,举报量同比增长282.91%,主要包含虚假宣传、标识仿冒混淆问题和网络不正当竞争等问题。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竞争激烈,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频发,网络虚假宣传行为花样翻新,继而侵犯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