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放心消费 > 信息动态

海宁市消保委盐官分会建议:上门服务“欺诈维修”宰客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发布日期:2023-03-07 09:45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大家从网上订餐,从网上订票,也从网上订服务。但近年来,“上门服务‘水’太深”、“欺诈维修宰客”现象层出不穷,亟待引起重视。

一是维修人员使用材料乱报价、乱用量、乱收费。平台打出的“一口价”吸睛无数,但维修人员上门后的要价更让人大跌眼镜。“审声”公众号推送文章中的沈女士反映,在“58同城网”找师傅来维修卫生间地漏堵塞问题,前期沟通称只需花200元不到,但师傅上门后提出需要使用一些疏通剂,网上几十元一斤的疏通剂,其报价高达260元一斤,最后称算得知,共使用了38斤疏通剂。加上300元的疏通费,师傅报价高达10180元。据19楼装修论坛的网友反映,和官方售后询价,最早的时候说上门费要150元,零件费480元,经过还价后,说零件费可以降到200多元。过了不久再次询价时,零件报价又变成了580元。

二是平台处理机制不明晰成不良商家“避风港”。平台作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介绍人”,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公平公正。“审声”公众号推送文章中的沈女士在事后致电58同城网,并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希望平台帮忙维权,但58同城网却以无法提供发票或收据为由驳回了其维权的请求,沈女士致电商家想要补开发票或收据,更是“难上加难”。据“消费保”某投诉显示,其反映在啄木鸟家庭维修公众号上预约了下水管道维修,网上显示158元,师傅上门就要300元,修了10多分钟就说通了收钱走了,没有开任何收据,过了5天家里下水管道又严重堵塞,一日致电平台三次,维修人员仍未上门,过后再打便不同意售后了。

三是消费者取证受阻、维权难,合法权益无保障。维权难,取证难,消费者如果没有保留好证据,再次取证就非常困难。2021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消费者如何避开汽修陷阱》一文中反映,合同圈套也是车主容易“中招”的环节,有些汽修店故意在口头约定和格式条款中设置陷阱,导致消费者因未签订内容明确、规范合理的合同而遭受损失,且给后续维权带来不小的困难。据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在2020年9月至12月组织开展的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反映,消费者维权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举证难”,高达55.6%;其次是“维权成本高”,占34.3%。

对此,海宁市消保委盐官分会建议:一是规范维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用材料建议用户自行购买,或者规范材料报备流程;二是平台应仔细审核商家资质,或者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三是消费者要提高意识,保留好合同、发票、收据等证据,尽量不要使用第三方支付。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