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放心消费 > 消费警示与指引

嘉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6号消费警示——6.18来袭 剁手需谨慎

发布日期:2023-06-12 09:24   来源: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   浏览次数:

“618”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商家打折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消费者在选购网络商品时,容易掉入低价促销陷阱。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嘉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网购消费警示:

注意电商的选择

消费者在网购时要尽量选择大型、成熟的网络购物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购物前多关注网店的信誉度和交易评价。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还要仔细查看商家的网址是否为官方网址、支付时是否通过正规的支付渠道,否则应引起警惕。

摸清优惠“套路” 谨防被“忽悠”

“6·18”期间,各家电商纷纷打促销牌,秒杀、打折、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等不停歇。一些商家玩起“先涨后降”、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预付定金直减等套路。

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避免因为冲动消费而落入商家“套路”。对于 “先涨后降”“定金”和“订金”的陷阱,应详细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

电商专供有猫腻 小心被“套路”

“6·18”期间, 电商专供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价格相差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618”期间,品牌商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力军,被打上“电商专供”标签的品牌商品,消费者需谨慎下单。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实际上较多的“电商专供”商品品质不高。“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切莫随意“授权”

当今多数消费者习惯通过APP下单购物。下载安装APP时须授权访问个人信息,有些是购物所必要的,有些不是。商家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给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甚至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一定要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

消费者在注册APP时,要注意界面跳出的授权对话框,仔细阅读后再选择是否,尽量关闭一些敏感信息的获取权限,如手机通讯录、手机照片、精准定位授权等。

小心各类诈骗 不要被“钓”钱

“6·18”电商大促期间,是各类诈骗活跃期, 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遇到纠纷侵权 勇于合法维权

“6·18”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容易遇到商家的价格欺诈、承诺不兑现、发货慢以及物流暴力等网络消费纠纷。

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产生网络交易消费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