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嘉兴内外销“两手抓”助企开拓新市场

发布日期:2025-07-14 09:11   来源:嘉兴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嘉兴深入调研全市出口企业转内销面临的痛点堵点,精准破解企业转型难题,积极协调推动政策落地,全力打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路径,为外贸企业抢抓国内市场机遇提供坚实保障。

一、深入调研破解转型梗阻

(一)开展企业痛点摸排行动。组建“政企协同”调研专班,选取典型行业,针对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调研,对代表性企业进行深度诊断。建立“一企一档”问题清单,收集标准认证、渠道建设、资金周转等多类具体诉求,梳理出产品认证周期长、国内渠道搭建难、账期风险高等共性痛点。

(二)构建个性化问题响应机制。根据企业转型阶段不同,建立分类体系,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创设政企对话平台,邀请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标准转换、资质审批等政策疑问,解决企业个性化问题。

(三)实施精准化政策供给工程。根据调研数据制定出口转内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将企业分为不同阶段,配套差异化的认证补贴、渠道支持、金融扶持政策。构建“效能评估”机制,通过企业满意度调查、转型成效跟踪等指标,动态调整服务重点,确保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二、靶向施策助力企业破局转型

(一)标准认证一窗通办。强化认证服务支撑,推动建立出口转内销认证专项帮扶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标准互认清单,简化转换程序,同时对转内销必需的检测认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贴。简化准入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转内销企业,在办理国内生产许可、销售资质时,协调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

(二)渠道拓展精准对接。构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建立全省或区域统一的出口转内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嘉善搭建数字化平台、组织采购商对接会的做法。鼓励举办特定行业展销会、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辟外贸转内销专区。深化企业辅导,开设外贸转内销专项培训课程,涵盖国内市场监管规则、电商平台运营、品牌建设等内容。

(三)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专项信贷支持,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并给予适当利率优惠。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出口转内销企业享受与内贸企业同等税收待遇。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推动设立出口转内销专项扶持资金,对开拓国内渠道、品牌建设、检测认证、工业设计等给予补贴。 

三、协同发力培育典型初见成效

(一)“品智融合”开拓内需市场。锚定中高端智能家居赛道,海宁舒凡克斯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严控质量体系,巩固品牌基础。组织开展市外贸优品展销会,打造沉浸式展厅,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提升知名度。优化产品功能和设计,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多样化需求,以智能化打开国内市场。 

(二)技术突破激活高端市场。聚焦“卡脖子”技术,海盐华帅特成功研发国内首创“蓝相PMMA浇铸板”,填补空白,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依托“品字标”体系,主导制定《蓝相PMMA浇铸板》企业标准并筹备团体标准,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利用“品字标”知名度,将高端材料成功应用于精密仪器、高端LED照明、车载显示乃至低空飞行器座舱等领域,取代进口,构建国产高端材料生态圈。 

(三)“智变赋能”布局多元市场。通过“机器换人”到“数据换脑”的智能化升级,嘉善誉丰提升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及产品良率,奠定核心竞争力,目前仍处于满产状态,全年外贸销售额预计1.6亿元左右。面对北美市场波动,果断调整战略,构建立体化市场格局,设立河北廊坊分公司开拓京津冀市场,积极拓展中东、南美、非洲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今年一季度累计新开发订单超2000万元,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依托金属加工核心优势,向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多元领域延伸,寻找新的增长点。


分享:
关闭 打印